星雨考试网将跟大家是介绍关于自学考试试题的,希望可以帮你解惑。
- 1、全国自考试题是一样的吗?
- 2、2004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本)试题
- 3、2022年10月浙江自学考试题型有哪些?
- 4、自考考试都是些什么题?
- 5、2013年10月自考试题:计量经济学
星雨考试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关于 [] 一些相关资讯,欢迎阅读!
全国自考试题是一样的吗?

全国自考试题是一样的吗?当然不是!自考试卷的命题并不是全国统一命题,而是不同种类的命题方式相结合,各省的试卷有它自己的特色。因此全国统一命题只能算是命题形式的一种。
自考试卷由哪里命题?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命题工作由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简称“全国考委”)统筹安排,分级管理,实行全国统一命题、省际协作命题、省级命题三级命题体制。
【全国统一命题】:全国统一命题对于不同省份来说,由于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资源等条件不同的问题,考生可能会觉得相对难,但是都在考试大纲和考试范围中出题。
【省际协作命题】:省际协作命题故名思意,是各省市联名的命题方式,根据协作命题者根据各省不同情况命题,相对于全国统一命题更加细化的命题,更加贴合各省考试大纲。
【省级命题】:省级命题考试内容和范围更加细化,针对本省的教学情况进行命题,考生会更多的熟悉考试题型。
自考试卷的命题标准是?
1.自考的命题层次
自考试卷大多是参照普通全日制高校的水平层次来命题,为的就是考验考生是否达到同等知识水平。命题和考试大纲比较接近,考验的是学生的基本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和全日制的合格分数线相同,严格按照全日制考试来要求考生。
2.自考的命题范围
自考命题是依据考试大纲来的,一般不会超过考试大纲和教材范围而出题的。并且建议,历年试卷和模拟试卷要多做,能够提炼重点,也比较有规律性。
3.自考试题类别
自考试题分为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两种类型。客观性试题有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主要的考验考生知识的掌握;答案都是固定的;都是教材有的知识点。
客观性试题有名词解释、简答题等。主要考验的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叙述能力。这类题型大都要求考生将知识点与问题相融合,更加灵活的去答题。
自考/成人高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成考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2004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本)试题
全国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本)试题
课程代码:00011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形成“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良好社会风尚的主要措施是( )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2.韩愈用“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来阐发气盛言宜的道理,所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方法是( )
A.借代与类比 B.借代与对比
C.比喻与类比 D.比喻与对比
3.《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告诫人们要居安思危的警戒性断语是( )
A.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B.满招损,谦得益
C.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4.《论毅力》一文中,引孔子的话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这里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A.归纳和演绎 B.归纳和类比
C.类比和对比 D.类比和演绎
5.鲁迅在写《灯下漫笔》这篇文章时,认为当时中国正处在( )
A.人民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B.人民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C.人民想做主人而不得的时代 D.人民已做稳了主人的时代
6.下列《选择与安排》中的引文,用来论证写文章要“突出主旨”的是( )
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B.“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C.“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腹则首尾俱应”
D.“大匠能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
7.《郑伯克段于鄢》的中心意旨是( )
A.再现郑伯克段于鄢的历史事实
B.剖析郑庄公兄弟不和的原因
C.暴露统治阶级残酷无情和卑鄙虚伪
D.歌颂颍考叔品性纯孝与行为机智
8.《马伶传》一文在叙述方式上的显著特点是( )
A.顺叙 B.倒叙
C.平叙 D.插叙
9.在《香市》一文中,重兴香市冷落的主要原因是( )
A.因“破除迷信”,香市地盘被侵占
B.打拳头卖膏药,武术表演不精彩
C.商人不太热心,市场商品不丰富
D.农村破产,香市主角农民来得少
10.《往事》主旨是赞美大海的丰富性格和高尚品德,但文章开头却两次说它“单调”,这种表现手法是( )
A.铺垫反托 B.对比反衬
C.侧面烘托 D.欲扬先抑
11.在《爱尔克的灯光》中,作者关于人生道路的思索的主要触发物是( )
A.故居 B.“长宜子孙”四个字
C.亡姐 D.爱尔克的灯光
12.《氓》属于《诗经》中的( )
A.风 B.大雅
C.小雅 D.颂
13.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的抒情方式是( )
A.借景抒情 B.借典故抒情
C.借前人成句抒情 D.直抒胸臆
14.《行路难》中具有象征意义的诗句是( )
A.欲渡黄河冰塞川 B.玉盘珍羞直万钱
C.停杯投箸不能食 D.拔剑四顾心茫然
15.《杜陵叟》中,为了突出急征暴敛的罪恶,作者先写灾情的严重,这运用的是( )
A.铺垫手法 B.对比手法
C.侧写手法 D.象征手法
16.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中,作者借以抒写家破人亡之痛的主要景物是( )
A.晚风 B.黄花
C.梧桐细雨 D.过雁
17.高尔基《鹰之歌》运用类比方法主要体现在( )
A.借鹰和蛇来寄托自己的情志
B.用鹰和蛇的习性来体现社会上某类人的行为
C.赋予鹰、蛇以及其他自然景物以人的灵性
D.用鹰和蛇的言行来体现两种不同的人生观
18.在《风波》中,赵七爷将自己头上的辫子盘上、放下、又盘上,这一典型细节描写所表现的赵七爷的性格特征是( )
A.不学无术 B.装腔作势
C.愚昧无知 D.梦想复辟
19.《断魂枪》中的王三胜与沙子龙相比,性格显得( )
A.争强好胜,性情外露 B.豪爽乐观,积极进取
C.没落保守,孤傲执着 D.老成持重,谦恭礼让
20.《米龙老爹》在叙述人称上的特点是( )
A.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交替 B.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交替
C.第二人称与第三人称交替 D.自始至终运用第三人称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列文章中具有寓言性质的有( )
A.《寡人之于国也》 B.《秋水》
C.《种树郭橐驼传》 D.《论毅力》
E.《谏逐客书》
22.下列作品中抒写羁旅思乡之情的有( )
A.曹操《短歌行》 B.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C.柳永《八声甘州》 D.辛弃疾《摸鱼儿》
E.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23.《谏逐客书》:“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这里运用的论证方法和修辞手法有( )
A.排比 B.对偶
C.类比 D.比喻
E.归纳
24.下列《我用残损的手掌》中的诗句,具有象征暗示意义的有( )
A.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B.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C.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D.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E.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
25.小说《苦恼》的主要写作特点有( )
A. 情节十分巧合 B.人与马相类比
C.采用倒叙方式 D.主题以小见大
E.对话生动传神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70分)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解释下列各句中划横线词语的意义。
26.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何以伐为:
27.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
28.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少仲尼之闻:
29.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
散六国之从:
30.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原:
31.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视遇:
32.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
固:
33.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自。
枕藉:
34.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
判:
35.时间但有“过去”与“未来”,并无“现在”。
但: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阅读《赵威后问齐使》中的一段文字:
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耶?是其为人,哀鳏 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 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
请回答:A.这段话的结论是哪几句?
B.这段话中的三个例据有何共同着眼点?这体现了越威后怎样的政治思想?
C.这段话所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37.阅读《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
黑暗来了,我的眼睛失掉了一切。于是大门内亮起了灯光。灯光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我只得失望地走了。我向着来时的路回去。已经走了四 五步,我忽然掉转头,再看那个建筑物。依旧是阴暗中一线微光。我好像看见一个盛满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我痛苦地在心里叫起来。在这条被 夜幕覆盖着的近代城市的静寂的街中,我仿佛看见了哈立希岛上的灯光。那应该是姐姐爱尔克点的灯罢。她用这灯光来给她的航海的兄弟照路,每夜每夜灯光亮在她 的窗前,她一直到死都在等待那个出远门的兄弟回来。最后她带着失望进入坟墓。
请问答:A.这“阴暗中的一线微光”有何象征意义?
B.“我好像看见一个盛满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这个比喻的喻义是什么?
C.这段文字在抒情达意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38.阅读《宝玉挨打》中的一段文字:
“你也不必哭了,如今宝玉儿年纪小,你疼他;他将来长大,为官作宦的,也未必想着你是他母亲了。你如今倒是不疼他,只怕将来还少生一口气呢!”
请问答:A.这段话是谁对谁说的?
B.这段话把矛头指向谁?
C.这段话表明说话人此刻有什么不满?在发泄不满时用了什么方法?
39.阅读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丞相—指诸葛亮)
请问答:A.这首诗主要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B.前四句与后四句抒情方法有何不同?
C.第三、四句“自”、“空”二字有何寓意?
40.朱光潜在《咬文嚼字》一文中说:
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 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
请问答:A.这里用什么论证方法来阐析文字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
B.从这里可以看出科学的文字与文学的文字主要有什么不同?
C.从《大学语文》所选的诗词中,举一例来说明什么是文字的直指意义,什么是文字的联想意义。
五、作文题(30分)
41.以《思念》为题,不少于600字,有真情实感的文章。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2022年10月浙江自学考试题型有哪些?
自学考试试题分为客观性试题与主观性试题两大类。
第一、客观性试题
客观题主要是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大部分题目较为基础,而且这些题目一般分值占比较高,对专业知识不是很精通的考生来说,很容易被误导,因此建议考生还是以加强基础知识为主。
第二、主观题
主观题主要分为如下几种: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或案例分析题,小编这里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
1、名词解释题
名词解释题一般针对学科中的概念、专业名词进行命题,考核大家识记理解能力,需要考生们多加背诵。小编推荐大家使用理解性背诵的方法进行学习,把复杂的概念转换为自己的话去表达,不必太拘泥于原文的表达方式。
2、简答题
简答题一般围绕基本概念、原理及联系进行命题,大家在答题的时候,既不能像名词解释那么简练,也不能像论述题那样长篇大论,答案要有层次,列出要点并简要扩展。
3、论述题或案例分析题
论述题或案例分析题,一般卷面分数比较高,没有统一的答案,主要考验的是学生在基础知识之外的延伸能力。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见解,对某一现象或者概念作出延伸性的解释,想要满分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学员只要结合专业知识与题目,然后进行分点解答,想要获得中上的分数还是比较容易的。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自考考试都是些什么题?
自考考试都是些什么题?
自学考试试题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主要包括单选题、双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主观题一般包括词语解释题、简答题、讨论题、分析题、计算题、作文题、翻译题。命题类型是大方向,区别在于自考试卷的命题方式。
自考论文分为三类:国家统一命题、区域合作命题和省级命题。其中,全国统一命题是全国自考及其命题中心组织命题;考试的知识面比较笼统,相对来说,比较这类题目会比较困难。
自考考前怎么复习?
一、不要学了就忘
学的内容太多,学了后面忘前面!有这个问题的同学,一是应该积极调整心态,摆脱焦虑情绪;二是放缓学习新知识的,循序渐进;三是遵循记忆规律,及时有效复习。
对刚学过的知识,及时做题巩固,是强化记忆、防止遗忘的有效手段。比如,看完考点精讲视频后,就及时做教材配套习题,进行知识点强化记忆。
二、错题反复错
看视频听课程都能听懂,自己做题却不会,甚至很多第一次错了的题下次接着选一模一样的错误答案 像这种卷面试题不会做,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基础不扎实,知识点没掌握;另一种是概念和规律都基本知道,但缺乏答题技巧。解决这个问题,最根本的办法,还是做套题。
但要注意的是,做题重点是以题带点。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针对单个考点进行精讲,选择不会的考点单独学习,大大节省了备考时间。
三、真题无用论
觉得历年真题没有用处,盲目刷网络模拟题。诚然,同一道题不会考,但是同一个考点换个问法,就成了新题!
真正做过历年真题的考生不难发现,历年真题考查的点很集中,更有大数据显示,历年真题里藏着45%+的常考点。真题对应的考点,会以不同的形式反复考,甚至很多都是原题。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2013年10月自考试题:计量经济学
2013年10月计量经济学自考试题已公布如下,请各位考生及时查看如下:
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计量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4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经济计量学就是数理经济学
B.经济计量学是经济学、数理统计学和政治经济学合流而构成的一门交叉学科
C.经济计量学是数理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合流而构成的一门交叉学科
D.经济计量学是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合流而构成的一门交叉学科
2.经济计量学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A.内生变量B.虚拟变量
C.控制变量D.外生变量
3.在一元回归模型分析中,被解释变量Y和解释变量X的说法正确的是
A.Y为非随机变量,X为随机变量
B.Y为随机变量,X为非随机变量
C.X、Y均为随机变量
D.X、Y均为非随机变量
4.在含常数项的线性回归模型中,有3个解释变量, 的无偏估计量 为
A. B.
C. D.
5.对线性回归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有效估计量是指
A.在所有线性无偏估计量中方差
B.在所有线性无偏估计量中变异系数最小
C.在所有线性无偏估计量中方差最小
D.在所有线性无偏估计量中变异系数
6.在线性回归模型 中, 表示
A. ,u保持不变条件下, 每变化一单位时Y的均值的变化
B.任意情况下, 每变化一单位时Y的均值的变化
C.u保持不变条件下, 每变化一单位时Y的均值的变化
D. 保持不变条件下, 每变化一单位时Y的均值的变化
7.在回归模型 中,解释变量之间高度相关,则参数估计量的方差会
A.为零B.变小
C.不确定D.变大
8.在对数线性模型 中, 度量了
A.Y变动一个单位时,X变动的数量B.X变动一个单位时,Y变动的数量
C.X变动1%时,Y变动的百分比D.Y变动1%时,X变动的百分比
9.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中,对回归系数 (j=2,3,4)进行显著性检验时,t统计量为
A. B.
C. D.
10.残差回归检验法可用于检验
A.异方差性B.多重共线性
C.序列相关D.设定误差
11.若回归模型中的随机误差项存在异方差性,则估计模型参数应采用
A.普通最小二乘法B.加权最小二乘法
C.广义差分法D.工具变量法
12.若回归模型中的随机误差项存在一阶自回归形式的序列相关,且自相关系数为1。
则估计模型参数应采用
A.普通最小二乘法B.加权最小二乘法
C.一阶差分法D.工具变量法
13.在分布滞后模型 中,短期影响乘数是指
A. 、 、 B.
C. D.
14.对有限分布滞后模型 进行多项式变换时,多项式的阶数m与滞后长度k的关系是
A.m<kB.m=k
C.m>kD.不确定
15.对于无限分布滞后模型,库伊克(Koyck)提出的假定是
A.参数符号不同但按几何数列衰减B.参数符号不同但按几何数列递增
C.参数符号相同且按几何数列衰减D.参数符号相同且按几何数列递增
16.如果一个回归模型不包含截距项,对一个具有m个特征的质的因素需要引入的虚拟变量个数为
A.m-1B.m
C.m+lD.m+2
17.设截距和斜率同时变动模型为
下面哪种情况成立,该模型为截距变动模型
A. ≠0, ≠0B. ≠0, =0
C. =0, =0D. =0, ≠0
18.简化式模型中的简化式参数表示
A.内生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总影响
B.内生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直接影响
C.前定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直接影响
D.前定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总影响
19.下列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中投资函数所在方程的类型为
(定义方程)
(消费函数)
(投资函数)
A.技术方程B.行为方程
C.恒等式D.制度方程
20.在联立方程模型中,下列关于工具变量的表述,错误的是
A.工具变量必须与将要替代的内生解释变量高度相关
B.工具变量必须是模型中的前定变量,与结构方程中的随机误差项不相关
C.若引入多个工具变量,即使工具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也不影响估计结果
D.工具变量与所要估计的结构方程中的前定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必须很弱,以避免多重共线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对经济计量模型验证的准则有
A.经济理论准则B.最小二乘准则
C.统计准则D.数学准则
E.经济计量准则
22.在经典线性回归模型中,影响 的估计精度的因素有
A. 的期望值E( )B. 的估计值
C.随机误差项的方差 D. 的总变异
E. 的总变异
23.自相关情况下将导致
A.参数估计量不再是最小方差线性无偏估计量
B.均方差MSE可能严重低估误差项的方差
C.常用的F检验和t检验失效
D.参数估计量是无偏的
E.参数置信区间利用回归模型进行预测的结果会存在较大的误差
24.产生滞后的原因包括
A.心理因素B.技术因素
C.制度因素D.模型设计原因
E.估计参数原因
25.在截距变动模型 中模型系数
A. 是基础类型截距项B. 是基础类型截距项
C. 是公共截距系数D. 为公共截距项
E. 是差别截距系数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内生变量
27.非随机方程
28.有限分布滞后模型
29.虚拟变量
30.结构式模型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1.简述经济计量模型的用途。
32.试述最小二乘估计原理。
33.举例说明异方差的概念。
34.对分布滞后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时存在什么困难
35.举例说明截距斜率同时变动模型的应用。
五、简单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36.以1991~2010年中国某地区进口总额Y(亿元)为被解释变量,以地区生产总值X
(亿元)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得到回归结果如下:
=-261.09+0.245
Se=(26.2) ( )
t=( ) (16.616)
=0.939 n=20
要求:(1)将括号内缺失的数据补充完整;
(2)如何解释系数0.245和系数-261.09
37.假设有n种商品,其中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为:
式中, 是该商品的需求量;Y是居民收入; 是该商品的价格; ,…, 是其它商品的价格;P是n种商品的平均价格。
试分析:
(1)该模型最有可能违背了经典线性回归模型的哪一个假设为什么
(2)能否得到 , ,…, 以及 各自的最小二乘估计
六、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1小题,14分)
38.在研究生产函数时,我们得到如下两样结果
模型I Ln =-5.04+0.887LnK+0.893LnL
=0.878 n=21
模型II Ln =-8.57+0.272t+0.460LnK+1.285LnL
=0.889 n=21
其中 =产量,K=资本,L=劳动时数,t=时间,n=样本容量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如何检验模型I中所有系数的统计显著性
②如何检验模型II中所有系数的统计显著性
③若t和LnK之间相关系数为0.97,你将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④模型I的规模报酬为多少
(注: =0.05, =2.101, =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