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试题

导读初二数学试题 初二数学试题(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纸上。1.下列长 度的三条...

跟着星雨考试网一起认识初二数学试题,希望本文能解答你当下的一些困惑。

初二数学试题

初二数学试题

初二数学试题(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纸上。

1.下列长 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1,2,3 B.1, ,3 C.3,4,8 D.4,5,6

2.下面四个图形分别是节能、节水、低碳和绿色食品标志,在这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C. D.

4.用长方形纸片折出直角的平分线,下列折法正确的是

A. B. C. D.

5.化简 的结果是

A. B. C. D.

6.如图,在△ABC中,∠B、∠C的平分线BE,CD相交于点F,∠ABC=42°,∠A=60°,则∠BFC=

A.118° B.119° C.120° D.121°

7.如图,在△ABC中,AB=AC,∠BAC=100°,AB的垂直平分线DE分别交AB、BC 于点D、E,则∠BAE=

A.80° B.60° C.50° D.40°

8.如图,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BD平分∠ABC,∠A=36°,则∠1的度数为

A.36° B.60° C.72° D.108°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4,﹣5)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为

A.(4,5) B.(﹣4,﹣5) C.(﹣4,5) D.(5,4)

10.请你计算:(1﹣x)(1+x),

(1﹣x)(1+x+x2),…,

猜想:(1﹣x)(1+x+x2+…+xn)的结果是

A. 1﹣xn+1 B. 1+xn+1 C. 1﹣xn D. 1+xn

11.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挖去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a>b)(如图甲),把余下的部分拼成一个矩形(如图乙),根据两个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可以验证

A. (a+b)2=a2+2ab+b2 B. (a﹣b)2=a2-2ab+b2

C. (a+b)(a﹣b)= a2﹣b2 D. (a+2b)(a﹣b)=a2+ab﹣2b2

12. 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A. B. C. D.

13. 下列计算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14. 已知 , ,则

A.4 B.3 C.12 D.1

15. 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x天完成,乙单独做要y天完成,则甲、乙合做完成工程需要的天数为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6. 因式分解: __.

17. 分式方程 的解是_.

18. 如图,将长方形ABCD沿AE折叠,得到如图的图形.已 知∠CEB′=50°,则∠AEB′的度数为__.

19. 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叠在一起,使直角顶点重合于点O,若∠DOC=28°,则∠AOB的度数为 .

三、解答题 (共20分)

20. (满分8分) 某市为治理污水,需要铺设一段全长为300米的污水排放管道.铺设120米后,为了尽量减少施工对城市所造成的影响,后来每天铺设管道的长度比原计划增加20%,结果共用30天完成这一任务.求后来每天铺设管道的长度.

21. (满分12分) 在△ABC中,AB=AC,点D是直线BC上一点(不与B、C重合),以AD为一边在AD的右侧作 △ADE,使AD=AE,∠DAE=∠BAC,连接CE.

(1)如图1,当点D在线段BC上,如果∠BAC=90°,求∠BCE的 度数;

(2)设∠BAC=α,∠BCE=β.

①如图2,当点D在线段BC上移动,则α,β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②当点D在直线BC上移动,则α,β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结论.

初二数学试题(下)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式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2.下 列根式中,与 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3. △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

A.如果∠C-∠B=∠A,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B.如果c2= b2—a2,则△ABC是直角三角形,且∠C=90°。

C.如果(c+a)(c-a)=b2,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D.如果∠A:∠B:∠C=5:2:3,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4. 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是真命题的个数为( )

(1)对顶角相等;(2)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3)三组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5.一个直角三角形,有两边长分别为6和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三边为 B.三角形的周长为25

C.三角形的面积为48 D.第三边可能为10

6.顺次连结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矩形,则原四边形一定是( )

A.平行四边形 B.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C. 矩形 D.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7. 已知一个菱形的周长是20cm,两条对角线的比是4∶3,则这个菱形的`面积是( )

A.12cm2 B. 24cm2 C. 48cm2 D. 96cm2

8. 若 , ,则 ( )

A. B. C. D.

9.下列四个说法:

①一组对角相等,一组邻角互补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②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③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④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其中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 如图,D是△ABC内一点,BD⊥CD,AD=6,BD=4,CD=3,E、F、G、H分别是AB、AC、CD、BD的中点,则四边形EFGH的周长是( )

初二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试卷

在七年级数学期末的考试道路上,学习没有止境,每天学习进步一点点,数学期末考试就会成功!下面由我为你整理的初二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初二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的相反数和绝对值分别是()

A. B. C. D.

2.如果 和 互为相反数,且 ,那么 的倒数是( )

A. B. C. D.

3.(2016•湖南长沙中考)下列各图中,∠1与∠2互为余角的是( )

A B C D

4.(2016•北京中考改编)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

是( )

第4题图

A.a>-2 B.a<-3 C.a>-b D.a<-b

5.已知有一整式与 的和为 ,则此整式为()

A. B. C. D.

6.(2016•吉林中考)小红要购买珠子串成一条手链.黑色珠子每个a元,白色珠子每个b元,要串成如图所示的手链,小红购买珠子应该花费( )

A.(3a+4b)元 B.(4a+3b)元 C.4(a+b)元 D.3(a+b)元

第6题图

7.(2015•河北中考)图中的三视图所对应的几何体是()

C. D. 第7题图

8.(2015•吉林中考)如图,有一个正方体纸巾盒,它的平面展开图是()

第8题图

9.2条直线最多有1个交点,3条直线最多有3个交点,4条直线最多有6个交点,…,那么6条直线最多有( )

A.21个交点 B.18个交点

C.15个交点 D.10个交点

10.如图,直线 和 相交于 点, 是直角, 平分 , ,则 的大小为( )

A. B. C. D.

11.(2015•山东泰安中考)如图,AB∥CD,∠1=58°,FG平分∠EFD,则∠FGB的度数等于( )

A.122° B.151° C.116° D.97°

12. (2015•山西中考)如图,直线a∥b,一块含6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A=60°)按如图所示放置.若∠1=55°,则∠2的度数为( )

A.105° B.110°

C.115° D.120°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3.如果 的值与 的值互为相反数,那么 等于__.

14.足球比赛的记分规则是: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一队打14场,负5场,共得19分,那么这个队共胜了__场.

15.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之和为10,个位数字为 ,用代数式表示这个两位数 是.

16.定义 ,则 _.

17.当 时,代数式 的值为 ,则当 时,代数式 __.

18.若关于 的多项式 中不含有 项,则 __.

19.(2016•江苏连云港中考)如图,直线AB∥CD,BC平分∠ABD,若∠1=54°,则∠2= .

20.如图,已知点 是直线 上一点,射线 分别是 的平分线,若 则 , _.

三、解答题(共60分)

21.(8分)已知 互为相反数, 互为倒数, 的绝对值是 ,求 的值.

22.(8分)给出三个多项式: ,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两个多项式进行加法运算并分解因式,并求当x=-2时该式的结果.

23.(10分)如图,直线 分别与直线 相交于点 ,与直线 相交于点 .

若∠1=∠2,∠3=75°,求∠4的度数.

第23题图 第24题图

24.(10分)如图, , , 交AB于 .问 与 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

25.(12分)如图, 于点 , 于点 , .请问: 平分 吗若平分,请说明理由.

第26题图

第25题图

26.(12分)如图,已知点 在同一直线上, 分别是AB,BC的中点.

(1)若 , ,求 的长;

(2)若 , ,求 的长;

(3)若 , ,求 的长;

(4)从(1)(2)(3)的结果中能得到什么结论

初二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1.B 解析: 的相反数是 , ,故选B.

2.A 解析:因为 和 互为相反数,所以 ,故 的倒数是 .

3.B 解析:A:根据对顶角相等,以及“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1=∠2;B:∵ 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1+∠2=90°,即∠1与∠2互为余角;C:∵ ∠1与∠2是对顶角,∴ ∠1=∠2;D:∵ ∠1+∠2=180°, ∴ ∠1与∠2互补.故选B.

4.D 解析:观察数轴可得-3

观察数轴还可得1

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规律:利用数轴可以比较任意两个实数的大小,即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实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在原点左侧,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5.B 解析: ,故选B.

6.A 解析:因为图示手链有3个黑色珠子,4个白色珠子,而每个黑色珠子a元,每个白色珠子b元,所以总花费=(3a+4b)元,所以选A.

7.B 解析: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平面图形,由于主视图为 ,故A,C,D三选项错误,选项B正确.

8.B 解析:因为选项A折成正方体后,圆圈与“纸巾”所在的面是相对的,所以A错误;

选项B折成正方体后,圆圈与“纸巾”所在的面相邻且位置关系正确;

选项C折成正方体后,圆圈与“纸巾”所在的面相邻但位置关系不正确;

选项D折成正方体后,圆圈与“纸巾”所在的面相邻但位置关系不正确.因此B正确.

9.C 解析:由题意,得n条直线的交点个数最多为 (n取正整数且n≥2),故6条直线最多有 =15(个)交点.

10.A 解析:因为 是直角,

所以

又因为 平分 ,所以

因为 所以

所以 .

11.B 解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EFD=∠1=58°.

由FG平分∠EFD可得∠GFD=29°.

由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FGB=180°-∠GFD=180°-29°=151°.

12.C 解析:如图所示,设∠1的对顶角是∠3,

∴ ∠1=∠3=55°.

又∵ ∠A+∠3+∠4=180°,∠A=60°,

∴ ∠4=65°.

∵ ∠4和∠5是对顶角,∴ ∠5=65°.

∵ a∥b,∴ ∠5+∠2=180°,∴ ∠2=115°. 第12题答图

13. 解析:根据题意,得 ,解得 .

14.5 解析:设共胜了 场.由题意,得 ,解得

15.100-9 解析:10×(10- )+ =100-9 .

16.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1※2)※3=(1-2)※3=(﹣1)※3=1-3=﹣2.

17.7 解析:因为当 时, ,所以 ,即 .

所以当 时, .

18. 解析: ,

由于多项式中不含有 项,故 ,所以 .

19.72° 解析:∵ AB∥CD,∠1=54°,

∴ ∠ABC=∠1=54°,∠ABD+∠BDC=180°.

∵ BC平分∠ABD,

∴ ∠ABD=2∠ABC=2×54°=108°,

∴ ∠BDC=180°-∠ABD=180°-108°=72°.

∵ ∠2与∠BDC是对顶角,

∴ ∠2=∠BDC=72°.

点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20. 解析:因为

所以

因为 是 的平分线, ,

所以

所以

因为 是 的平分线,

所以

21.解:由已知可得, , , .

当 时, ;

当 时, .

22.解:情况一: 当x=-2时,x(x+6)=-8;

情况二: 当x=-2时,(x+1)(x-1)=3;

情况三: 当x=-2时,(x+1)2 =1.

23.解:因为 ,所以 ∥ ,

所以∠4=∠3=75°(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4.解: .理由如下:

因为 ,所以 ∥ ,所以 .

又因为 ,所以 ,故 ∥ .

因为 ,所以 .

25.解:平分.理由如下:

因为 于 , 于 (已知),

所以 (垂直的定义),

所以 ∥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所以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因为 (已知),所以 (等量代换).

所以 平分 (角平分线的定义).

26.解:(1)因为点 在同一直线上, 分别是AB,BC的中点,

所以 .

而MN=MB-NB,AB=20,BC=8,

所以MN= .

(2)根据(1)得 .

(3)根据(1)得

(4)从(1)(2)(3)的结果中能得到线段MN始终等于线段 的一半,与 点的位置无关.

初二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切知识都源于无知,一切无知都源于对知识的认知。最根深蒂固的无知,不是对知识的无知,而是对自己无知的无知。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二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9小题,共27分)

1.下列图形中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考点】轴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

【解答】解:由图可得,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均为轴对称图形,共4个.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

2.下列运算不正确的是()

A.x2x3=x5B.(x2)3=x6C.x3+x3=2x6D.(﹣2x)3=﹣8x3

【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同底数幂乘法法则,幂的乘 方法 则,合并同类项,及积的乘方法则.

【解答】解:A、x2x3=x5,正确;

B、(x2)3=x6,正确;

C、应为x3+x3=2x3,故本选项错误;

D、(﹣2x)3=﹣8x3,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用到的知识点为: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幂的乘方法则为: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合并同类项,只需把系数相加减,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积的乘方,等于把积中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3.下列关于分式的判断,正确的是()

A.当x=2时,的值为零

B.无论x为何值,的值总为正数

C.无论x为何值,不可能得整数值

D.当x≠3时,有意义

【考点】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分式的定义;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分析】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等于0.

分式值是0的条件是分子是0,分母不是0.

【解答】解:A、当x=2时,分母x﹣2=0,分式无意义,故A错误;

B、分母中x2+1≥1,因而第二个式子一定成立,故B正确;

C、当x+1=1或﹣1时,的值是整数,故C错误;

D、当x=0时,分母x=0,分式无意义,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分式的值是正数的条件是分子、分母同号,值是负数的条件是分子、分母异号.

4.若多项式x2+mx+36因式分解的结果是(x﹣2)(x﹣18),则m的值是()

A.﹣20B.﹣16C.16D.20

【考点】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等.

【专题】计算题.

【分析】把分解因式的结果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计算,利用多项式相等的条件求出m的值即可.

【解答】解:x2+mx+36=(x﹣2)(x﹣18)=x2﹣20x+36,

可得m=﹣20,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熟练掌握十字相乘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5.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6cm,一边为11cm,则腰长为()

A.11cmB.7.5cmC.11cm或7.5cmD.都不对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分边11cm是腰长与底边两种情况讨论求解.

【解答】解:①11cm是腰长时,腰长为11cm,

②11cm是底边时,腰长=(26﹣11)=7.5cm,

所以,腰长是11cm或7.5cm.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难点在于要分情况讨论.

6.如图,在△ABC中,AB=AC,∠BAC=108°,点D在BC上,且BD=AB,连接AD,则∠CAD等于()

A.30°B.36°C.38°D.45°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求出∠B,∠BAD,然后根据∠CAD=∠BAC﹣∠BAD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AB=AC,∠BAC=108°,

∴∠B=(180°﹣∠BAC)=(180°﹣108°)=36°,

∵BD=AB,

∴∠BAD=(180°﹣∠B)=(180°﹣36°)=72°,

∴∠CAD=∠BAC﹣∠BAD=108°﹣72°=36°.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主要利用了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的性质,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7.如下图,已知△ABE≌△ACD,∠1=∠2,∠B=∠C,不正确的等式是()

A.AB=ACB.∠BAE=∠CADC.BE=DCD.AD=DE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即可进行判断.

【解答】解:∵△ABE≌△ACD,∠1=∠2,∠B=∠C,

∴AB=AC,∠BAE=∠CAD,BE=DC,AD=AE,

故A、B、C正确;

AD的对应边是AE而非DE,所以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根据已知的对应角正确确定对应边是解题的关键.

8.计算:(﹣2)2015()2016等于()

A.﹣2B.2C.﹣D.

【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分析】直接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将原式变形进而求出答案.

【解答】解:(﹣2)2015()2016

=[(﹣2)2015()2015]×

=﹣.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积的乘方运算以及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9.如图,直线a、b相交于点O,∠1=50°,点A在直线a上,直线b上存在点B,使以点O、A、B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这样的B点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根据△OAB为等腰三角形,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OB=AB时,②当OA=AB时,③当OA=OB时,分别求得符合的点B,即可得解.

【解答】解:要使△OAB为等腰三角形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当OB=AB时,作线段OA的垂直平分线,与直线b的交点为B,此时有1个;

②当OA=AB时,以点A为圆心,OA为半径作圆,与直线b的交点,此时有1个;

③当OA=OB时,以点O为圆心,OA为半径作圆,与直线b的交点,此时有2个,

1+1+2=4,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分类讨论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0.计算(﹣)﹣2+(π﹣3)0﹣23﹣|﹣5|=4.

【考点】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

【专题】计算题;实数.

【分析】原式第一项利用负整数指数幂法则计算,第二项利用零指数幂法则计算,第三项利用乘方的意义化简,最后一项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原式=16+1﹣8﹣5=4,

故答案为:4

【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1.已知a﹣b=14,ab=6,则a2+b2=208.

【考点】完全平方公式.

【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即可解答.

【解答】解:a2+b2=(a﹣b)2+2ab=142+2×6=208,

故答案为:208.

【点评】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解决本题德尔关键是熟记完全平方公式.

12.已知xm=6,xn=3,则x2m﹣n的值为12.

【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减,进行运算即可.

【解答】解:x2m﹣n=(xm)2÷xn=36÷3=12.

故答案为:12.

【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及幂的乘方的知识,属于基础题,掌握各部分的运算法则是关键.

13.当x=1时,分式的值为零.

【考点】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分析】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是:(1)分子为0;(2)分母不为0.两个条件需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解:x2﹣1=0,解得:x=±1,

当x=﹣1时,x+1=0,因而应该舍去.

故x=1.

故答案是:1.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值为零,需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分子为0;(2)分母不为0.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14.(1999昆明)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90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7.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计算公式作答.

【解答】解:设所求正n边形边数为n,

则(n﹣2)180°=900°,

解得n=7.

故答案为:7.

【点评】本题考查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计算公式求多边形的边数,解答时要会根据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

15.如图,在ABC中,AP=DP,DE=DF,DE⊥AB于E,DF⊥AC于F,则下列结论:

①AD平分∠BAC;②△BED≌△FPD;③DP∥AB;④DF是PC的垂直平分线.

其中正确的是①③.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专题】几何图形问题.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得到AD平分∠BAC,由于题目没有给出能够证明∠C=∠DPF的条件,无法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证明△BED≌△FPD,以及DF是PC的垂直平分线,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PAD=∠ADP,进一步得到∠BAD=∠ADP,再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可得DP∥AB.

【解答】解:∵DE=DF,DE⊥AB于E,DF⊥AC于F,

∴AD平分∠BAC,故①正确;

由于题目没有给出能够证明∠C=∠DPF的条件,只能得到一个直角和一条边对应相等,故无法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证明△BED≌△FPD,以及DF是PC的垂直平分线,故②④错误;

∵AP=DP,

∴∠PAD=∠ADP,

∵AD平分∠BAC,

∴∠BAD=∠CAD,

∴∠BAD=∠ADP,

∴DP∥AB,故③正确.

故答案为:①③.

【点评】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综合性较强,但是难度不大.

1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0.0002016为2.016×10﹣4.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

【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解答】解:0.0002016=2.016×10﹣4.

故答案是:2.016×10﹣4.

【点评】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17.如图,点A,F,C,D在同一直线上,AF=DC,BC∥EF,要判定△ABC≌△DEF,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你添加的条件是EF=BC.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专题】开放型.

【分析】添加的条件:EF=BC,再根据AF=DC可得AC=FD,然后根据BC∥EF可得∠EFD=∠BCA,再根据SAS判定△ABC≌△DEF.

【解答】解:添加的条件:EF=BC,

∵BC∥EF,

∴∠EFD=∠BCA,

∵AF=DC,

∴AF+FC=CD+FC,

即AC=FD,

在△EFD和△BCA中,

∴△EFD≌△BCA(SAS).

故选:EF=B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

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

18.若x2﹣2ax+16是完全平方式,则a=±4.

【考点】完全平方式.

【分析】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这里首末两项是x和4这两个数的平方,那么中间一项为加上或减去x和4积的2倍.

【解答】解:∵x2﹣2ax+16是完全平方式,

∴﹣2ax=±2×x×4

∴a=±4.

【点评】本题是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两数的平方和,再加上或减去它们积的2倍,就构成了一个完全平方式.注意积的2倍的符号,避免漏解.

19.如图,已知∠MON=30°,点A1,A2,A3,…在射线ON上,点B1,B2,B3,…在射线OM上,△A1B1A2,△A2B2A3,△A3B3A4,…均为等边三角形,若OA2=4,则△AnBnAn+1的边长为2n﹣1.

【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专题】规律型.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1B1∥A2B2∥A3B3,以及A2B2=2B1A2,得出A3B3=4B1A2=8,A4B4=8B1A2=16,A5B5=16B1A2…进而得出答案.

【解答】解:∵△A1B1A2是等边三角形,

∴A1B1=A2B1,

∵∠MON=30°,

∵OA2=4,

∴OA1=A1B1=2,

∴A2B1=2,

∵△A2B2A3、△A3B3A4是等边三角形,

∴A1B1∥A2B2∥A3B3,B1A2∥B2A3,

∴A2B2=2B1A2,B3A3=2B2A3,

∴A3B3=4B1A2=8,

A4B4=8B1A2=16,

A5B5=16B1A2=32,

以此类推△AnBnAn+1的边长为2n﹣1.

故答案为:2n﹣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由条件得到OA5=2OA4=4OA3=8OA2=16OA1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3分)

20.计算

(1)(3x﹣2)(2x+3)﹣(x﹣1)2

(2)(6x4﹣8x3)÷(﹣2x2)﹣(3x+2)(1﹣x)

【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

【分析】(1)利用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进行计算;

(2)利用整式的混合计算法则解答即可.

【解答】解:(1)(3x﹣2)(2x+3)﹣(x﹣1)2

=6x2+9x﹣4x﹣6﹣x2+2x﹣1

=5x2+7x﹣7;

(2)(6x4﹣8x3)÷(﹣2x2)﹣(3x+2)(1﹣x)

=﹣3x2+4x﹣3x+3x2﹣2+2x

=3x﹣2.

【点评】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计算,关键是根据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21.分解因式

(1)a4﹣16

(2)3ax2﹣6axy+3ay2.

【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分析】(1)两次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即可;

(2)先提取公因式3a,再对余下的多项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继续分解.

【解答】解:(1)a4﹣16

=(a2+4)(a2﹣4)

=(a2+4)(a+2)(a﹣2);

(2)3ax2﹣6axy+3ay2

=3a(x2﹣2xy+y2)

=3a(x﹣y)2.

【点评】本题考查了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一个多项式有公因式首先提取公因式,然后再用其他方法进行因式分解,同时因式分解要彻底,直到不能分解为止.

22.(1)先化简代数式,然后选取一个使原式有意义的a的值代入求值.

(2)解方程式:.

【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解分式方程.

【专题】计算题;分式.

【分析】(1)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加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得到最简结果,把a=2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2)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

【解答】解:(1)原式=[+]==,

当a=2时,原式=2;

(2)去分母得:3x=2x+3x+3,

移项合并得:2x=﹣3,

解得:x=﹣1.5,

经检验x=﹣1.5是分式方程的解.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23.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建立如图片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格点三角形ABC(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上)

(1)画出△ABC关于直线l:x=﹣1的对称三角形△A1B1C1;并写出A1、B1、C1的坐标.

(2)在直线x=﹣l上找一点D,使BD+CD最小,满足条件的D点为(﹣1,1).

提示:直线x=﹣l是过点(﹣1,0)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

【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

【分析】(1)分别作出点A、B、C关于直线l:x=﹣1的对称的点,然后顺次连接,并写出A1、B1、C1的坐标;

(2)作出点B关于x=﹣1对称的点B1,连接CB1,与x=﹣1的交点即为点D,此时BD+CD最小,写出点D的坐标.

【解答】解:(1)所作图形如图所示:

A1(3,1),B1(0,0),C1(1,3);

(2)作出点B关于x=﹣1对称的点B1,

连接CB1,与x=﹣1的交点即为点D,

此时BD+CD最小,

点D坐标为(﹣1,1).

故答案为:(﹣1,1).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轴对称变换作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网格结构作出对应点的位置,并顺次连接.

24.如图,已知:AD平分∠CAE,AD∥BC.

(1)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

(2)当∠CAE等于多少度时△ABC是等边三角形证明你的结论.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EAD=∠CAD,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EAD=∠B,∠CAD=∠C,然后求出∠B=∠C,再根据等角对等边即可得证.

(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EAD=∠CAD=60°,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EAD=∠B=60°,∠CAD=∠C=60°,然后求出∠B=∠C=60°,即可证得△ABC是等边三角形.

【解答】(1)证明:∵AD平分∠CAE,

∴∠EAD=∠CAD,

∵AD∥BC,

∴∠EAD=∠B,∠CAD=∠C,

∴∠B=∠C,

∴AB=AC.

故△ABC是等腰三角形.

(2)解:当∠CAE=120°时△ABC是等边三角形.

∵∠CAE=120°,AD平分∠CAE,

∴∠EAD=∠CAD=60°,

∵AD∥BC,

∴∠EAD=∠B=60°,∠CAD=∠C=60°,

∴∠B=∠C=60°,

∴△ABC是等边三角形.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比较简单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5.某工厂现在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50台机器,现在生产600台机器所需要的时间与原计划生产450台机器所需要的时间相同,现在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台机器

【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

【分析】本题考查列分式方程解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为现在生产600台机器的时间与原计划生产450台机器的时间相同.所以可得等量关系为:现在生产600台机器时间=原计划生产450台时间.

【解答】解:设:现在平均每天生产x台机器,则原计划可生产(x﹣50)台.

依题意得:.

解得:x=200.

检验:当x=200时,x(x﹣50)≠0.

∴x=20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答:现在平均每天生产200台机器.

【点评】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与所有列方程解应用题一样,重点在于准确地找出相等关系,这是列方程的依据.而难点则在于对题目已知条件的分析,也就是审题,一般来说应用题中的条件有两种,一种是显性的,直接在题目中明确给出,而另一种是隐性的,是以题目的隐含条件给出.本题中“现在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50台机器”就是一个隐含条件,注意挖掘.

26.如图,△ACB和△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DAE=90°,点C、D、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连结BD.求证:

(1)BD=CE;

(2)BD⊥CE.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

【专题】证明题.

【分析】(1)由条件证明△BAD≌△CAE,就可以得到结论;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D=∠ACE.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CE+∠DFC=90°,求出∠FDC=90°即可.

【解答】证明:(1)∵△ACB和△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E=AD,AB=AC,∠BAC=∠DAE=90°,

∴∠BAC+∠CAD=∠EAD+∠CAD,

即∠BAD=∠CAE,

在△BAD和△CAE中,

∴△BAD≌△CAE(SAS),

∴BD=CE;

(2)如图,

∵△BAD≌△CAE,

∴∠ABD=∠ACE,

∵∠CAB=90°,

∴∠ABD+∠AFB=90°,

∴∠ACE+∠AFB=90°,

∵∠DFC=∠AFB,

∴∠ACE+∠DFC=90°,

∴∠FDC=90°,

∴BD⊥CE.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运用,垂直的判定及性质的运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勾股定理的运用,解答时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解是关键.

初二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相关 文章 :

★ 初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 八年级下册数学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 八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及答案

★ 八年级下数学测试卷及答案分析

★ 八年级数学月考试卷分析

★ 八年级上册数学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 八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题附答案

★ 八年级数学试卷质量分析

★ 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初二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

(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一. 选择题:(3分×6=18分)

1. 如图,天平右盘中的每个砝码的质量都是1g,则物体A的质量m(g)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可表示为( )

2. 下图是小孔成像原理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标注的尺寸,这支蜡烛在暗盒中所成的像CD的长是( )

A. 1/6cm B. 1/3cm C. 1/2cm D. 1cm

3. 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 若x,则-2x+3<-2y+3

B.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D. 全等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但相似图形不一定是全等图形

5. 下图是初二某班同学的一次体检中每分钟心跳次数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次数均为整数)。

已知该班只有五位同学的心跳每分钟75次,请观察下图,指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数据75落在第2小组

B. 第4小组的频率为0.1

D. 数据75一定是中位数

6. 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骑自行车到B地,已知AB两地的距离为30公里,甲每小时比乙多走3公里,并且比乙先到40分钟。

设乙每小时走x公里,则可列方程为( )

二. 填空题:(3分×6=18分)

7. 分解因式:x3-16x=_。

8. 如图,已知AB//CD,∠B=68o,∠CFD=71o,则∠FDC=__度。

9. 人数相等的甲、乙两班学生参加了同一次数学测验,班级平均分和方差如下:

10. 点P是Rt△ABC的斜边AB上异于A、B的一点,过P点作直线PE截△ABC,使截得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请你在下图中画出满足条件的直线,并在相应的图形下面简要说明直线PE与△ABC的边的垂直或平行位置关系。

位置关系: __ _

12. 在△ABC中,AB=10。

三. 作图题:(5分)

13. 用圆规、直尺作图,不写做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

小明为班级制作班级一角,须把原始图片上的图形放大,使新图形与原图形对应线段的比是2:1,请同学们帮助小明完成这一工作。

四. 解答题:(共79分)

14. (7分)请你先化简,再选取一个使原式有意义,而你又喜爱的数代入求值:

15. (8分)解下列不等式组,在数轴上表示解集,并写出它的整数解。

16. (8分)溪水食品厂生产一种果糖每千克成本为24元,其销售方案有以下两种:

方案一:若直接送给本厂设在本市的门市部销售,则每千克售价为32元,但门市部每月须上交有关费用2400元;

方案二:若直接批发给本地超市销售,则出厂价为每千克28元。

若每月只能按一种方案销售,且每种方案都能按月售完当月产品,设该厂每月的销售量为x千克。

(1)若你是厂长,应如何选择销售方案,可使工厂当月所获利润更大?

(2)厂长听取各部门总结时,销售部长表示每月都是采取了最佳方案进行销售的,所以取得了较好的工作业绩,但厂长看到会计送来的第一季度销售量与利润关系的报表(如下表)后,发现该表写的销售量与实际上交利润有不符之处,请找出不符之处,并计算第一季度的实际销售总量。

17. (8分)浩浩的妈妈在运力超市用12.50元买了若干瓶酸奶,但她在利群超市发现,同样的酸奶,这里要比运力超市每瓶便宜0.2元钱,因此,当第二天买酸奶时,便到利群超市去买,结果用去18.40元钱,买的瓶数比第一次买的瓶数多倍,问她第一次在运力超市买了几瓶酸奶?

18. (8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某青少年研究所随机调查了大连市内某校100名学生寒假中花零花钱的数量(钱数取整数元),以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根据100个调查数据制成了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

(1)补全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表格中A=,B=,C=

(2)在该问题中样本是_。

(3)研究所认为,应对消费150元的学生提出勤俭节约的建议,试估计应对该校1000名学生中约多少学生提出这项建议?

19. (8分)(1)一位同学想利用树影测出树高,他在某时刻测得直立的标杆高1米,影长是0.9米,但他去测树影时,发现树影的上半部分落在墙CD上,(如图所示)他测得BC=2.7米,CD=1.2米。

你能帮他求出树高为多少米吗?

(2)在一天24小时内,你能帮助他找到其它测量方式吗(可供选择的有尺子、标杆、镜子)?请画出示意图并结合你的图形说明:

使用的实验器材:__

需要测量长度的线段:__

20. (8分)某社区筹集资金1600元,计划在一块上、下底分别为10米,20米的梯形空地上喷涂油漆进行装饰。

如图,(1)他们在△AMD和△BMC地带上喷涂的油漆,单价为8元/m2,当△AMD地带涂满后(图中阴影部分)共花了160元,请计算涂满△BMC地带所需费用。

(2)若其余地带喷涂的有屹立和意得两种品牌油漆可供选择,单价分别为12元/m2和10元/m2,应选择哪种油漆,刚好用完所筹集的资金?

21. (12分)探索与创新:

如图:已知平面内有两条平行的直线AB、CD,P是同一平面内直线AB、CD外一动点。

(1)当P点移动到AB、CD之间,线段AC两点左侧时,如图(1),这时∠P、∠A、∠C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请证明你的结论:

(2)当P点移动到AB、CD之间,线段AC两点的右侧时,如图(2),这时∠P、∠A、∠C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不必证明。

)答:

(3)随着点P的移动,你是否能再找出另外两类不同的位置关系,画出相应的图形,并写出此时∠P、∠A、∠C之间有怎样的关系?选择其中的一种加以证明。

实践与应用:

将一矩形纸片ABCD(如图)沿着EF折叠,使B点落在矩形内B1处,点C落在C1处,B1C1与DC交于G点,根据探索的结论填空:

22. (12分)利用几何图形进行分解因式,通过数形结合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理解问题。

(1)例如:在下列横线上添上适当的数,使其成为完全平方式。

如上图,“x2+8x”就是在边长为x的正方形的基础上,再加上两个长为x,宽为4的小长方形。

为使其成为完全平方式(即图形变成正方形),必须加上一个边长为4的小正方形。

即x2+8x+42=(x+4)2。

请在下图横线上画图并用文字说明x2-4x+_=(x-)2的做法并填空。

说明:

(2)已知一边长为x的正方形和一长为x宽为8的长方形面积之和为9,看图求边长x:(在字母A、B、C、x处添上相应的数或代数式)

A=_,B=_

C=_,x=_

(3)完全平方公式可以用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来表示,实际上还有一些代数式也可以用这种形式进行分解因式,例如:利用面积分解因式:a2+4ab+3b2,

所以:a2+4ab+3b2=(a+b)(a+3b)。

结合本题和你学到的分解因式的知识写一个含有字母a、b的代数式,画出几何图形,利用几何图形写出分解因式的结果。

提供以下三种图形:边长分别为a、b的正方形、长为a宽为b的长方形(每种至少使用一次)。

【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

1. A 2. D 3. D 4. B 5. D 6. B

提示:

1. 1

2.

5. 25+20+9+6=60人

A:69.5<75<79.5 ∴75落在第2小组

B:第四小组频数为6

D:中位数在69.5~79.5之间,但不一定是75

6. 解:乙的为x公里/小时,甲的为(x+3)公里/小时

二. 填空题:

7. 8. 41 9. 乙

10.

PE//BC或PE⊥AC PE⊥BC或PE//AC PE⊥AB

11. -1 12. 50

提示:

8. 解:

9.

11. 解:方程两边同乘以x—5得

12. 解:

三. 作图题:

13. 方法不唯一,合理即可

四. 解答题:

14. 解:

15. 解:

16. (1)解:设方案一获利为y1元,方案二获利为y2元

实际销售量应为2100千克

17. 解:设浩浩妈妈第一次在运力超市买了x瓶酸奶,根据题意得

经检验:x=5是所列方程的根

答:第一次在运力超市买了5瓶酸奶

18. (1)10,25,0.25

(2)大连市内某校100名学生寒假中花零花钱的数量

(3)1000×(0.3+0.1+0.05)=450人

19. (1)解:设树高AB为x米

(2)尺子、标杆;DE、CE、BC

20. 解:

选择意得牌油漆刚好用完所筹集的资金

21. (1)证明:过P作PE//AB

实践与应用:90 270

22. (1)22 2

说明:“x2—4x”看作从边长为x的正方形的面积上,减去两个长为x,宽为2的小长方形,为使其成为完全平方式,(即图形变为正方形),多减了一个边长为2的小正方形,必须加上一个边长为2的小正方形,即x2-4x+22=(x-2)2。

(2)x+4;4;25;1

(3)a2+2ab+b2=(a+b)2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kongxinyu.com/time/19967.html

澳门的大学排名

山东成考2023成绩怎么查询?

星雨考试网-提供各类考试经验和考试信息!

星雨考试网-提供各类考试经验和考试信息!V

星雨考试网提供全国考试报名时间、考试政策解读及备考资料,涵盖公务员、教师资格、职业资格等考试资讯,同步分享职场工作总结模板与学习经验,助考生高效规划备考,一站式解决考试全周期需求。

4042 文章数
90116 评论数
984537 浏览数

标签列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