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19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财务管理(精选9)
- 2、2004年中级会计资格考试试题—财务管理
- 3、《基础会计学》试题及答案
星雨考试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关于 [] 一些相关资讯,欢迎阅读!
在追求专业技能与职业认证的道路上,会计考试无疑是每一位财务从业者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其中,“会计考试试题”作为检验考生知识掌握程度与实战能力的关键载体,不仅承载着教育评估的功能,更是引导会计学习者深入理解会计准则、税法规定及财务管理精髓的风向标。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会计考试试题的特点、备考策略及其价值所在,为即将踏上会计考试征途的考生们提供一份实用的指南。
一、会计考试试题的多样性与专业性
会计考试试题以其高度的专业性和广泛的覆盖面著称。从基础的会计原理、财务报表分析到复杂的税法应用、成本控制,每一道题目都力求精准地考察考生的综合能力。试题形式多样,既有选择题、判断题等客观题型,用以检验考生的基础记忆和理解能力;也有计算题、案例分析等主观题型,侧重于考察考生的实践应用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随着会计准则的不断更新和财务管理技术的快速迭代,会计考试试题还紧随时代步伐,融入了最新的行业知识和技术动态,确保考试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二、备考策略:精准定位,科学规划
面对繁杂的会计考试试题,科学高效的备考策略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考生需明确考试大纲,对考试内容有全面的认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其次,分阶段复习,先从基础知识入手,逐步向高级应用过渡,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牢固掌握。同时,利用历年真题进行模拟练习,熟悉考试题型与难度,提升解题和准确率。最后,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参与实际工作或模拟项目,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
三、会计考试试题的价值体现
会计考试试题不仅仅是对考生知识水平的考验,更是推动会计教育与行业发展的重要工具。一方面,试题的编制和更新,迫使教育者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育质量与国际接轨,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会计人才。另一方面,通过考试,优秀的会计人才得以脱颖而出,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提供更加专业和精准的支持,推动整个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此外,会计考试试题还促进了会计理论与实务的融合,为会计准则的完善和创新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反馈。
四、心态调整与自我超越
在备考过程中,良好的心态同样至关重要。考生应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及时调整心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培养自我管理的习惯,合理安排学习与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更重要的是,要勇于挑战自我,设定更高的目标,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结语:会计考试试题——通往专业之门的钥匙
会计考试试题作为连接会计教育与职业实践的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衡量考生专业技能的标尺,更是引导会计人才成长的指示灯。通过深入理解和科学备考会计考试试题,考生们不仅能够获得宝贵的职业资格证书,更能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企业和社会不可或缺的财务管理专家。让我们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每一次挑战,用智慧和汗水开启会计职业生涯的辉煌篇章。
2019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财务管理(精选9)
A、回归分析法
B、会计分析法
C、技术测定法
D、合同确认法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账户分析法,又称会计分析法,它是根据有关成本账户及其明细账的内容,结合其与产量的依存关系,判断其比较接近哪一类成本,就视其为哪一类成本。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但比较粗糙且带有主观判断。回归分析法是一种较为精确的方法。
【该题针对“混合成本的分解——其他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单选题】下列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中,比较粗糙且带有主观判断特征的是()。
A、高低点法
B、回归分析法
C、技术测定法
D、账户分析法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账户分析法,又称会计分析法,它是根据有关成本账户及其明细账的内容,结合其与产量的依存关系,判断其比较接近哪一类成本,就视其为哪一类成本,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但比较粗糙且带有主观判断。
【该题针对“混合成本的分解——其他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单选题】在应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选择高点坐标的依据是()。
A、点业务量
B、的成本
C、点业务量和的成本
D、点业务量或的成本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高低点法,是以过去某一会计期间的总成本和业务量资料为依据,从中选择业务量点和业务量最低点,将总成本进行分解,得出成本性态的一种方法。在这种方法下,选择高点和低点坐标的依据是点的业务量和最低点的业务量。
【该题针对“混合成本的分解——高低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多选题】曲线变动成本可以分为()。
A、递增曲线成本
B、半变动曲线成本
C、固定曲线成本
D、递减曲线成本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曲线成本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是递增曲线成本,如累进计件工资、违约金等,随着业务量的增加,成本逐步增加,并且增加幅度是递增的。二是递减曲线成本,如有价格折扣或优惠条件下的水、电消费成本、“费用封顶”的通信服务费等,用量越大则总成本越高,但增长越来越慢,变化率是递减的。
【该题针对“曲线变动成本”知识点进行考核】
【多选题】成本随着业务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与业务量的变化不是纯粹的正比例关系的成本有()。
A、变动成本
B、半变动成本
C、固定成本
D、半固定成本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大多数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处于两者之间,即混合成本。混合成本就是“混合”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种不同性质的成本。一方面,它们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它们的变化又不能与业务量的变化保持着纯粹的正比例关系。混合成本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半变动成本、半固定成本、延期变动成本和曲线变动成本。
【该题针对“混合成本的分类(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半固定成本的有()。
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
C、化验员工资
D、检验员工资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半固定成本随产量的变化而呈阶梯型增长,产量在一定限度内这种成本不变,当产量增长到一定限度后这种成本就跳跃到一个新水平。企业的管理员、运货员、检验员的工资都属于这类成本。
【该题针对“半固定成本”知识点进行考核】
【多选题】变动成本具有以下特征()。
A、变动成本总额的不变性
B、单位变动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
C、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性
D、变动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变动成本具有以下特征: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性;变动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所以选项CD正确。
【该题针对“变动成本”知识点进行考核】
【多选题】下列关于总成本的表达式中,正确的有()。
A、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B、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C、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业务量+单位变动成本
D、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变动成本×业务量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将混合成本按照一定的方法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后,根据成本性态,企业的总成本公式就可以表示为:
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变动成本×业务量
【该题针对“总成本模型”知识点进行考核】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有()。
A、保险费
B、房屋租金
C、设备折旧
D、职工培训费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约束性固定成本包括保险费、房屋租金、设备折旧、管理人员的基本工资等;酌量性固定成本包括广告费、职工培训费、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等。所以选项ABC是答案。
【该题针对“固定成本”知识点进行考核】
【判断题】半固定成本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的发生额是固定的,但当业务量增长到一定限度,其发生额就突然跳跃到一个新的水平,然后成本就随业务量的变化而成正比例变化。()
对
错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半固定成本也称阶梯式变动成本,这类成本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的发生额是固定的,但当业务量增长到一定限度,其发生额就突然跳跃到一个新的水平,然后在业务量增长的一定限度内,发生额又保持不变,直到另一个新的跳跃。
【该题针对“半固定成本”知识点进行考核】
【判断题】混合成本就是“混合”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种不同性质的成本,它随业务量的变化而成正比例变化。()
对
错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混合成本就是“混合”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种不同性质的成本。一方面,它们要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它们的变化又不能与业务量的变化保持着纯粹的正比例关系。所以,本题的说法不正确。
【该题针对“混合成本的基本特征”知识点进行考核】
【判断题】要想降低约束性固定成本,只有厉行节约、精打细算,编制出积极可行的费用预算并严格执行,防止浪费和过度投资等。()
对
错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要想降低酌量性固定成本,只有厉行节约、精打细算,编制出积极可行的费用预算并严格执行,防止浪费和过度投资等。降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基本途径,只能是合理利用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效率,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本题将降低两种成本的途径混淆了。
【该题针对“固定成本”知识点进行考核】
【判断题】A公司业务员李某的固定工资为2600元/月,另外,他还可以按业务收入的1.5%提成,则他的工资对公司来讲属于半变动成本。()
对
错
【正确答案】对
【答案解析】半变动成本是指在有一定初始量基础上,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呈正比例变动的成本。这些成本的特点是:它通常有一个初始的固定基数,在此基数内与业务量的变化无关,这部分成本类似于固定成本;在此基数之上的其余部分,则随着业务量的增加成正比例增加。如:固定电话座机费、水费、煤气费等均属于半变动成本。
【单选题】增量预算编制方法的缺陷是()。
A、可比性弱
B、工作量很大
C、有利于促使各基层单位精打细算
D、可能导致无效费用开支项目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增量预算编制方法的缺陷是可能导致无效费用开支项目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因为不加分析地保留或接受原有的成本费用项目,可能使原来不合理的费用继续开支而得不到控制,形成不必要开支合理化,造成预算上的浪费。
【该题针对“增量预算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对企业预算管理工作负总责的组织是()。
A、财务部
B、董事会
C、监事会
D、股东会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预算工作的组织包括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和考核层。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应当对企业预算的管理工作负总责。
【该题针对“预算工作的组织”知识点进行考核】
2004年中级会计资格考试试题—财务管理
一、计算题
1、已知:某公司2003年12月31日的长期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8000万元,其中,发行在外的普通股8000万股(每股面值一元),公司 债券 2000万元(按面值发行,票面年利率为8%,每年年末付息,三年后到期)。资本公积4000万元,其余均为留存收益。2004年1月1日,该公司拟投资一个新的 建设 项目需追加筹资2000万元。现在有a、b两个筹资方案:a、发行普通股,预计每股发行价格为5元;b、按面值发行票面年利率为8%的公司债券(每年年末付息)。假定该建设项目投产后,2004年度公司可实现息税前利润4000万元。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
要求:(1)计算a方案的下列指标。①增发普通股的股份数。②2004年公司的全年债券 利息 。(2)计算b方案下2004年公司的全年债券利息。(3)①计算a、b两方案的每股利润无差别点。②为该公司做出筹资决策。
增发普通股的股份数=2000/5=400万股
2004年公司的全年债券利息=2000*8%=160万元
计算b方案下2004年公司的全年债券利息=2000*8%+2000*%=320万元
计算a、b两方案的每股利润无差别点:
(eb it -2000%-2000*8%)(1-33%)/8000=(ebit-2000*8%)(1-33%)/(8000+400)
ebit=3520万元
为该公司做出筹资决策,因为预计可实现息税前利润4000万元大于无差别点息税前利润3520万元,所以进行发行债券筹资较为有利。
2、某 企业 拟进行一项固定资产投资,该项目的现金流量表(部分)如下:
项目 建设期 经营期 合计
0 1 2 3 4 5 6
净现金流量 -1000 -1000 100 1000 (b) 1000 1000 2900
累计净现金流量 -1000 -2000 -1900 (a) 900 1900 2900 -
折现净现金流量 -1000 -943.4 89 839.6 1425.8 747.3 705 1863.3
要求:(1)在答题纸上计算上表中用英文字母表示的项目的数值。(2)计算或确定下列指标:①静态投资回收期;②净现值;③原始投资现值;④净现值率;⑤获利指数。(3)评价该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1)在答题纸上计算上表中用英文字母表示的项目的数值
a=1000+(-1900)=-900
b=900-(-900)=1800
(2)计算或确定下列指标:
静态投资回收期=3+900/1800=3.5年
净现值=1863.3
原始投资现值=-1000-943.4=-1943.4
净现值率=1863.3/1943.4=0.96
获利指数=1+0.96=1.96
评价该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因为该项目净现值大于零,净现值率大于零,获利指数大于1,所以该投资项目可行
3、已知:某公司2004年第1~3月实际销售额分别为38000万元、36000万元和41000万元,预计4月份销售额为40000万元。每月销售收入中有70%能于当月收现,20%于次月收现,10%于第三个月收讫,不存在坏账。假定该公司销售的产品在流通环节只需缴纳消费税,税率为10%,并于当月以现金交纳。该公司3月末现金余额为80万元,应付账款余额为5000万元(需在4月份付清),不存在其他应收应付款项。4月份有关项目预计资料如下:采购材料8000万元(当月付款70%);工资及其他支出8400万元(用现金支付);制造费用8000万元(其中折旧费等非付现费用为4000万元);营业费用和 管理 费用1000万元(用现金支付);预交所得税1900万元;购买设备12000万元(用现金支付)。现金不足时,通过向银行借款解决。4月末现金余额要求不低于10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公司4月份的下列预算指标:(1)经营性现金流入。(2)经营性现金流出。(3)现金余缺。(4)应向银行借款的最低金额。(5)4月末应收账款余额。
经营性现金流入=40000*70%+41000*20%+36000*10%=39800万元
经营性现金流出=8000*70%+5000+8400+(8000-4000)+1000+1900+40000*10%=29900万元
现金余缺80+39800-29900-12000=-2020万元(短缺)
应向银行借款的最低金额=100+2020=2120万元
4月末应收账款余额=40000*30%+41000*10%=16100万元
4、已知某集团下设三个投资中心,有关资料如下: 指标 集团公司 a投资中心 b投资中心 c投资中心
净利润(万元) 34650 10400 15800 8450
净资产平均占用额(万元) 315000 94500 145000 75500
规定的最低投资报酬率 10%
要求:(1)计算该集团公司和各投资中心的投资利润率,并据此评价各投资中心的业绩。(2)计算各投资中心的剩余收益,并据此评价各投资中心的业绩。(3)综合评价各投资中心的业绩。
(1)计算该集团公司和各投资中心的投资利润率,并据此评价各投资中心的业绩。
集团投资利润率=34650/315000=11%
a投资中心投资利润率=10400/94500=11%
b投资中心投资利润率=15800/145000=10.90%
c投资中心投资利润率=8450/75500=11.19%
c投资中心最好,高于集团投资利润率。b投资中心最差,低于集团投资利润率。a投资中心与集团投资利润率保持一致。
(2)计算各投资中心的剩余收益,并据此评价各投资中心的业绩。
集团剩余收益=34650-315000*10%=3150万元
a投资中心剩余收益=10400-94500*10%==950万元
b投资中心剩余收益=15800-145000*10%=1300万元
c投资中心剩余收益=8450-75500*10%=900万元
b中心最好,a中心次之,c中心最差。
(3)综合评价各投资中心的业绩。
a投资中心基本保持与集团相同的经济效益,b投资中心投资利润率较低,但是剩余收益较高,保持与集团整体利益一致的目标。c投资中心投资利润率较高,但是剩余收益较低,中心目标与集团目标有背离情况。
《基础会计学》试题及答案
会计|会计考试b-卷|会计考试A卷|《基础会计学》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百度网盘免费资源在线学习
链接:
提取码: vcm6
会计 会计考试b-卷.doc 会计考试A卷.pdf 《基础会计学》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pdf 2009-2010会计考试A卷.pdf